在实时系统开发中,模式切换(Mode Switch)是一个关键的概念,它涉及到线程从实时模式切换到非实时模式的过程。这种切换可能会引入不可预测的延迟,影响系统的实时性能。为了确保应用程序的高效运行,开发者需要深入理解未预期的模式切换的原因、类型以及如何避免。
未预期的模式切换是指线程在运行过程中,因某些操作或事件的发生,导致从实时模式切换到非实时模式的现象。这种切换通常是不希望发生的,因为它会打破实时系统的时间确定性,可能导致任务错过截止时间。
未预期的模式切换主要分为两种类型:
原因
这类模式切换通常由于以下原因导致:
Linux
系统调用:当实时线程调用了非实时的 Linux
系统调用,如 open
、read
、write
、ioctl
等,可能会触发模式切换。特点
解决方法
open
、read
、write
、ioctl
操作的是支持实时的设备原因
这类模式切换发生的原因更为隐蔽,可能包括:
malloc
、calloc
、realloc
等函数,大部分时间不会触发系统调用,但在需要向操作系统申请更多内存时,可能会导致模式切换。特点
解决方法
malloc
等函数。PTHREAD_WARNSW
,在发生模式切换时得到通知。什么是优先级反转?
优先级反转是指高优先级线程被低优先级线程阻塞的现象,导致高优先级线程无法按时执行。虽然优先级反转并非真正的模式切换,但其带来的影响与模式切换类似,都会引入额外的延迟,破坏系统的实时性。
发生原因
当多个线程共享数据并使用互斥锁等同步机制保护共享数据时,可能发生优先级反转:
解决方法
Cobalt
已经默认启用):使用互斥锁的优先级继承属性,使得低优先级线程在持有互斥锁时提升到高优先级线程的优先级。pthread_mutexattr_t mutex_attr;
pthread_mutexattr_init(&mutex_attr);
pthread_mutexattr_setprotocol(&mutex_attr, PTHREAD_PRIO_INHERIT);
pthread_mutex_init(&mutex, &mutex_attr);
使用模式切换检测工具
PTHREAD_WARNSW
:启用线程的模式切换警告,当发生模式切换时,线程会收到 SIGXCPU 信号。#include <pthread.h>
#ifdef __XENO__
pthread_set_mode_np(0, PTHREAD_WARNSW);
#endif
void sigxcpu_handler(int sig) {
printf("Mode switch detected in thread %ld\n", pthread_self());
}
代码审查和测试
设计良好的系统架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