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linehelp词典
自动化操作系统(Automation)
名词 | 名词解释 |
A | |
ADS(自动化设备规范) | 设备间信息交互的协议规范,定义数据结构、通信机制和接口,支持状态监控、指令传递、参数配置等,促进自动化系统中设备的协同工作。 |
AoE(ADS over EtherCAT) | 是将自动化设备规范(ADS)协议通过 EtherCAT 传输的方式,ADS 用于设备间信息交互,AoE 使其能在 EtherCAT 的实时环境中高效进行,支持控制指令与状态信息的快速传递。 |
C | |
CiA402(CAN in Automation 402) | 针对驱动和运动控制设备的协议规范,定义状态机、控制模式、参数集和通信接口,确保不同厂商驱动设备在自动化系统中兼容工作。 |
CoE(CANopen over EtherCAT) | 是在 EtherCAT 协议上兼容 CANopen 规范的通信方式,通过映射 CANopen 对象字典到 EtherCAT 数据空间,使支持 CANopen 的设备可接入 EtherCAT 网络,兼顾实时性与兼容性,方便系统集成。 |
CSP(Cyclic Synchronous Position,周期同步位置模式) | 高精度运动控制模式,主站以固定周期发送位置指令,从站实时响应并反馈实际位置,通过高频交互实现高位置控制精度与动态响应。 |
CSV(Cyclic Synchronous Velocity,周期同步速度模式) | 实时速度控制模式,主站以固定周期发送速度指令,从站实时调整速度并反馈实际值,适用于需快速响应速度变化的场景。 |
CST(Cyclic Synchronous Torque,周期同步扭矩模式) | 实时扭矩控制模式,主站以固定周期发送扭矩指令,从站实时调节输出扭矩并反馈实际值,适用于精确控制力或扭矩的应用(如缠绕、压力控制)。 |
D | |
DC(分布式时钟) | EtherCAT 网络中实现设备时钟同步的机制,主站精确校准从站时钟,使全网设备保持微秒级同步,确保实时控制任务协调执行,提升系统控制精度。 |
DCS(分布式控制系统) | 采用分布式结构的工业控制系统,由多个控制站、操作站和通信网络组成,各控制站负责本地过程控制,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与协调控制,适用于大型工业过程(化工、电力等)。 |
E | |
EAP(EtherCAT 自动化协议) | 基于 EtherCAT 的整合协议,涵盖实时通信、设备管理与配置功能,为自动化系统提供统一通信框架,简化集成,支持多设备与多场景应用。 |
EDP(EtherCAT 设备协议) | 描述 EtherCAT 设备通信行为的规范,定义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、数据交互方式和状态机,确保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性,保障网络稳定运行。 |
ENI(EtherCAT 网络信息) | 描述 EtherCAT 网络配置的文件,包含设备连接关系、数据映射、同步设置等信息,主站通过加载 ENI 文件实现网络自动配置,保障系统按预设方式运行。 |
ESC(EtherCAT Slave Controller) | 指 EtherCAT 从站控制器,是从站设备中负责处理 EtherCAT 协议逻辑的核心组件,能实现从站与主站的通信交互,管理数据接收、发送及从站状态,确保从站在 EtherCAT 网络中稳定工作。 |
ESI(EtherCAT 从站信息) | 描述 EtherCAT 从站功能、参数及通信特性的 XML 格式文件,主站配置工具通过读取 ESI 文件识别从站,实现自动配置,减少人工设置工作量。 |
ESL(EtherCAT 从站层) | EtherCAT 从站的功能层次,包含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及应用层基础功能,负责从站与主站的底层通信和基础数据处理,是从站接入网络的基础。 |
ESM(EtherCAT 状态机) | 规定 EtherCAT 设备状态转换规则,包括初始化、预操作、运行等状态及转换条件,确保设备通信有序进行,提升网络可靠性。 |
Eip(EtherNet/IP) | 基于以太网的工业通信协议,采用 CIP(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)作为应用层协议,支持实时数据交换与非实时信息传输,兼容多种工业设备,适用于各类自动化场景。 |
EoE(Ethernet over EtherCAT) | 指在 EtherCAT 网络中传输标准以太网数据的机制,允许 TCP/IP 等传统以太网协议与 EtherCAT 实时数据并行传输,使设备既能参与实时控制,又能进行配置、诊断等非实时通信。 |
EtherCAT | 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,是一种高效的工业以太网协议,通过优化以太网数据帧的处理方式,实现微秒级实时通信,支持大量设备的快速连接,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中设备间的实时数据交换与控制协同。 |
F | |
FMMU(现场总线内存管理单元) | EtherCAT 从站中的功能单元,将从站本地内存地址映射到主站可访问的逻辑地址空间,使主站能高效读写从站数据,简化通信过程,提升数据交互效率。 |
FoE(File over EtherCAT) | 是 EtherCAT 网络中用于文件传输的机制,支持固件更新、配置文件下载等操作,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文件传输的可靠性,适应设备维护需求。 |
I | |
IPM(Interpolated Position Mode,插补位置模式) | 实现复杂轨迹的运动控制模式,主站发送关键位置点,从站通过插补算法(线性、圆弧等)计算中间位置,使设备沿平滑轨迹运行,适用于多轴联动场景。 |
M | |
MailBox(邮箱) | 工业通信中传输非实时变长数据的机制,可传输配置信息、诊断消息等,需可靠传输但不要求实时性,与实时数据通道并行工作,满足系统多样化通信需求。 |
MDP(主站数据协议) | EtherCAT 主站管理数据传输的协议部分,定义主站与从站的交互方式、数据帧组织及错误处理机制,是主站实现网络控制的核心。 |
N | |
NC(Numerical Control,数控) | 利用数字信息控制设备运动和加工过程的技术,通过程序指令设定加工路径、速度等参数,实现机械加工、运动控制等自动化操作,广泛应用于机床、机器人领域。 |
NCI(Numerical Control Interface,数控接口) | 连接数控系统与外部设备(PLC、人机界面等)的接口规范,定义数据交换格式、通信协议和信号交互方式,确保数控系统与外部设备协同工作。 |
P | |
PDI(过程数据接口) | 连接设备通信控制器与应用层(如传感器、执行器)的接口,负责数据在通信控制器与应用层间的传递,是设备内外数据交互的桥梁。 |
PDO(过程数据对象) | 用于传输实时过程数据的通信对象,以固定格式快速传输设备状态、控制指令等实时信息,确保数据传输的确定性和高效性,适应实时控制需求。 |
PP(Profile Position Mode,轮廓位置模式) | 运动控制模式之一,设备按预设位置轮廓(速度、加速度、目标位置)运行,控制器发送目标位置指令,使设备沿规划轨迹精确到达指定位置。 |
PV(Profile Velocity Mode,轮廓速度模式) | 运动控制模式之一,设备按预设速度轮廓(加速度、减速度、目标速度)运行,控制器设定目标速度,使设备以规划速度稳定运行,适用于恒速控制场景。 |
R | |
RTU(远程终端单元) | 工业自动化中监测和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,可采集传感器数据、执行控制指令、与上位机通信,抗干扰能力强,适应恶劣环境,广泛应用于 SCADA 系统。 |
S | |
SCADA(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) | 监控和管理分布式工业过程的系统,由 RTU、通信网络、主站系统组成,实现数据采集、设备控制、状态监控、报警处理等功能,适用于电力、水务、交通等领域。 |
SDO(服务数据对象) | 用于传输非实时配置数据的通信对象,支持设备参数的读写与配置,传输灵活但速率较低,适用于设备初始化、参数调整等非实时场景。 |
SII(从站信息接口) | EtherCAT 从站中存储 ESI 文件的接口,主站通过该接口读取从站信息,实现设备识别与配置,简化系统搭建。 |
SM(同步管理器) | EtherCAT 从站中管理数据传输同步的组件,按预设时序和规则收发数据,确保从站与主站及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换在时间上同步,满足实时控制的时序要求。 |
SoE(Sercos over EtherCAT) | 是将 Sercos 协议适配到 EtherCAT 网络的实现方式,保留 Sercos 在运动控制中的高精度特性,使原有 Sercos 设备可融入 EtherCAT 系统,简化多协议设备集成。 |
SPI(串行外设接口) | 同步串行通信接口规范,采用主从架构,支持全双工通信,适用于微控制器与外围设备(如传感器、存储器)的短距离数据传输,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。 |
V | |
VoE(Vendor over EtherCAT) | 指厂商自定义协议在 EtherCAT 上的实现,允许设备厂商基于 EtherCAT 基础规范定义私有通信内容,满足定制化功能需求,同时保证与网络的兼容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