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单

SV35(380V)驱动器与SM3(380V)电机组网接线教学

概览

本文以中科时代 SV35 系列 380V 伺服驱动器与 SM32 系列 380V 电机(多圈内置编码器型)的连接拓扑图为示例,详细讲解组网接线方法,重点突破 “外接制动电阻短接片处理”“STO 功能接线” 两大客户高频出错环节,适用于新人入门操作与进阶用户优化接线流程。操作前务必通读安全提示,严格按规范执行。


安全提示

  • 断电操作:所有接线前必须断开系统总电源,避免触电或设备短路损坏。
  • 防静电保护:操作时务必佩戴防静电手环,防止静电击穿驱动器或电机内部精密元件。
  • 线缆匹配:必须使用中科时代推荐的标准线缆(如动力线、编码器线),禁止混用非标准线缆导致接触不良或过载。
  • 接线检查:每步接线后需确认端子对应正确(如 U/V/W 相序、电源正负极),避免接反造成电机反转或驱动器报警。

教学指导视频


拓扑图


工具与设备准备

  • 核心设备:中科时代 SV35 系列 380V 伺服驱动器(带 STO 功能)、SM32 系列 380V 电机(多圈编码器)、SX21 工智机(主站)、个人 PC
  • 外接组件:中科时代适配的外接制动电阻、多圈编码器专用电池
  • 辅助工具:防静电手环、标准线缆(三相 380V 动力线、Mini USB 线、STO 线缆 / 短接插头、编码器线)、螺丝刀(含调节滑轮专用)

接线步骤(含线缆指示与操作细节)

步骤 1:前期准备(防呆操作)
  1. 佩戴防静电手环,确认总电源断开,打开伺服驱动器保护盖,露出内部端子。
步骤 2:电源端子接线(区分主电路与控制电路)
  1. 主电路(380V 三相输入):按线缆标识,将三相电源线接入驱动器 “R、S、T” 端子,拧紧端子螺丝,确保接触牢固(380V 高压,需双重检查接线是否松动)。
  1. 控制电路(380V 单相输入):将单相控制线接入驱动器 “LEC、LRC” 端子,为驱动器控制模块供电,注意与主电路线缆分开排布,避免干扰。
步骤 3:外接制动电阻接线
此环节为最高频出错点,务必严格按以下步骤操作:
  1. 取下短接片:用小螺丝刀轻轻撬下驱动器 “P” 与 “RB” 端子之间的出厂短接片(若未取下,后续接外部电阻会导致并联故障),短接片需妥善保存(后续若拆除外部电阻,需重新装回)。
  1. 接外部制动电阻:按线缆标识,将外接制动电阻的两根线缆分别接入 “P” 端子和 “B” 端子,拧紧端子螺丝,确认无虚接(制动电阻用于吸收电机减速再生能量,虚接会导致驱动器过压报警)。
步骤 4:电机动力线连接
  1. 按线缆标识(U、V、W、PE),将电机动力线对应接入驱动器 “U、V、W” 动力输出端子和 “PE” 接地端子,接线顺序必须与电机铭牌一致,避免电机反转。
  1. 闭合伺服驱动器保护盖,检查盖体卡扣是否扣紧,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。
步骤 5:STO 功能接线
  1. 若需启用 STO 安全功能:将外部安全回路的 STO 信号线按引脚定义接入驱动器 “CN2” 接口,确保信号线屏蔽层接地,减少干扰。
  1. 若暂不启用 STO 功能:必须将驱动器附赠的 STO 短接插头插入 “CN2” 接口(短接内部安全信号),插入时听到 “咔” 声表示到位,未接会立即触发 STO 报警(通电前需再次确认)。
步骤 6:调试接口与主站组网
  1. 调试接口:用标准 Mini USB 线连接驱动器 “CNE” 接口与个人 PC,用于后续参数配置(如制动电阻参数、STO 响应时间)。
  1. 主站组网
  • 单驱动器:将 SX21 工智机(主站)输出线接入驱动器 “CN3” 接口。
  • 多驱动器拓展:第一台驱动器 “CN3” 接主站,第一台 “CN4”(输出端)通过线缆连接第二台驱动器 “CN3”(输入端),依次级联(进阶用户需注意组网地址分配)。
步骤 7:电机编码器与电池接线
  1. 安装编码器电池:取出多圈编码器标配电池,插入编码器线缆的专用电池插头(注意正负极,反接会导致编码器数据丢失,需重新校准)。
  1. 接编码器线:将编码器线缆另一端插入驱动器 “CN6” 接口,按压插头卡扣直至扣紧,避免信号中断导致电机定位不准。
步骤 8:SM32 电机线缆固定与方向调整
  1. 动力线圈插入:将电机动力线线圈向下插入电机接线端,按动最外侧滑轮,顺时针旋转拧紧,固定线缆。
  1. 出线方向调整
  • 若需调整线缆出线方向:逆时针松开电机接线端最内侧滑轮,转动至目标方向。
  • 方向确认后:先顺时针拧紧内侧滑轮固定方向,再顺时针拧紧外侧滑轮,双重固定(防止振动导致线缆松脱)。

 

最近修改: 2025-09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