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齿轮比设置
电子齿轮比:电子齿轮比即是模拟齿轮,起到将控制指令(指令单位)转换为电机实际位移(编码器单位)的作用,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:
电子齿轮比设定范围为:
否则,将发生故障E.421 (电子齿轮比设定错误)。
电子齿轮设定错误将导致错误运行,此时,建议在伺服驱动器停止的状态下重新设定。
电子齿轮比的设定步骤
电子齿轮比因机械结构而不同。请按以下步骤进行设定:
其中,设定参数操作步骤如下:
P13.01不为0时,,此时电子齿轮比1、电子齿轮比2无作用。
相关功能码
电子齿轮比数值设定
功能码 | 名称 | 设定范围 | 单位 | 功能 | 设定方式 | 生效时间 | 出厂设定 | |
P13 | 01 | 电机每旋转一圈的指令脉冲数 | 0~1048576 | P/r | 设置电机旋转1圈的位置指令数 | 立即生效 | 再次通电 | 0 |
P13 | 03 | 电子齿轮比分子 | 1~1073741824 | - | 设置第1组电子齿轮比的分子 | 运行设定 | 立即生效 | 4 |
P13 | 05 | 电子齿轮比分母 | 1~1073741824 | - | 设置第1组电子齿轮比的分母 | 运行设定 | 立即生效 | 1 |
P22 | 05 | 第二组电子齿轮比分子 | 1~1073741824 | - | 设置第2组电子齿轮比的分子 | 运行设定 | 立即生效 | 4 |
P22 | 07 | 第二组电子齿轮比分母 | 1~1073741824 | - | 设置第2组电子齿轮比的分母 | 运行设定 | 立即生效 | 1 |
电子齿轮比切换设定
P13.01为0时,可使用电子齿轮比切换功能。应根据机械运行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在齿轮比1和齿轮比2间切换,并设定电子齿轮比切换条件。任一时刻有且仅有一组电子齿轮比起作用。如果该组电子齿轮比参数实时更改有效,其生效时间也受切换条件限制。
电子齿轮比实时更改值变化较大,或者两组电子齿轮比相差较大进行切换时,均将导致电机转速较大波动!此时可采用位置指令FIR滤波(P07.00)使位置指令平滑切换。
功能码 | 名称 | 设定范围 | 功能 | 设定方式 | 生效时间 | 出厂设定 | |
P13 | 59 | 电子齿轮切换使能 | 0:位置指令等于0切换1:实时切换 | 设置电子齿轮比切换条件 | 停机设定 | 立即生效 | 0 |
同时,请将伺服驱动器的1个DI端子配置为功能26(FunIN.26:电子齿轮切换),并确定DI端子有效逻辑。
编码 | 功能名 | 功能 |
FunIN.26 | 电子齿轮切换 | 无效,位置控制模式下,选用第1组电子齿轮比;有效,位置控制模式下,选用第2组电子齿轮比; |
伺服驱动器最终选用的电子齿轮比,应参照下表。
P13.01 | P13.59 | FunIN.26对应的DI端子电平 | 电子齿轮比 |
0 | 0 | 无效 | ![]() |
有效 | ![]() |
||
1 | 无效 | ![]() |
|
有效 | ![]() |